
7月17日至19日,由中国青年企业家协会、共青团广西区委、柳州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智汇八桂 青春建功”青年企业家助推产业合作柳州行活动将在广西柳州举行。届时,中国青年企业家协会会员代表、广西区内外青年企业家代表等100余人将齐聚一堂,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广西篇章贡献青春智慧和力量。
本次活动聚焦人工智能+制造业、智能制造方向,通过产业推介、项目洽谈、实地考察等形式,搭建柳州与全国青年企业家交流与合作平台,助力产业协同发展!
柳州,又称龙城,地处广西中北部,下辖5县5区,总面积达1.86万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3555平方公里,市区建成区面积261.9平方公里。
自治区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大力支持柳州发展,对柳州高质量发展作出指导、提出要求,明确了柳州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现代制造城、广西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及自治区副中心城市“四大定位”,赋予了柳州创建国家新型工业化示范区、建设国家级经济开发区、建设广西自贸试验区柳州联动创新区、打造广西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及产业集群创新基地“四项任务”,为柳州发展掀开了新的一页。
展开剩余89%今年以来,柳州市坚持传统产业、新兴产业“双轮驱动”,组建九大产业攻坚小组,激活工业新动能。这九大产业包括汽车产业、钢铁(有色金属)产业、机械装备产业、人工智能产业、新能源产业、化工及新材料产业、林木加工产业、农产品加工业、生物医药产业。
今天让我们将目光聚焦于柳州的林木加工、农产品加工、生物医药三大产业。
一
林木加工产业
柳州市拥有木材加工企业1635家,形成了以人造板、家具制造、竹木浆造纸、竹制品、林副产品加工等为支柱的林产工业体系,拥有国家级现代林业产业重点龙头企业5家、自治区级35家,规模以上企业约338家。全市有自治区级现代特色农业(林业)核心示范区13个、县级示范区6个及一大批乡村级示范园点。柳州细木工板、生态板的年产量近500万立方米,占广西的85%以上,占全国的20%以上。全市家具制造企业年生产能力达80万套/件以上,年产量约50万套/件,年产值超15亿元,主要有“大自然”“壮象”“志光”“西柳源木世家”等品牌。
01
发展方向
优化发展智能家居研发设计、全屋定制设计、五金件与三聚氰胺纸、林业机械、木工胶水等配套产业。落实“以竹代塑”倡议,推动竹木浆造纸、纤维复合材料、竹纤维异型材料、重组竹、竹集成材等产品的研发与应用。
02
重点板块
人造板制造(细木工板、胶合板、刨花板)、家具家居、木竹地板、竹木浆造纸。
03
空间布局
广西桂中(鹿寨)现代林业科技产业园主要生产高端绿色家具家居、木竹地板、人造板;融安 · 广西香杉生态工业产业园和融水康田产业园主要生产香杉生态板(细木工板)、定制家居;广西柳城木材加工产业园主要生产家具制造、胶合板制造(建筑模板、阻燃板);三江县布局竹加工、竹家具、重组竹地 板、户外竹建材等产业板块。
油茶产业
柳州市现有油茶种植面积约95万亩,油茶籽产量约3.8万吨,种植面积位居广西第三。全市现有200亩以上油茶基地142个,其中500亩以上油茶基地48个,培育规上油茶加工企业4家,创建有“桂之坊”“三椿”“侗美仙池”“苗氏”“程阳桥”等茶油品牌。柳州市三江县被誉为“中国油茶之乡”,“三江茶油”是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和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双料地理标志”。
01
发展方向
加快发展油茶精深加工全产业链,重点发展茶油食用油精炼、油茶日化、医药产品开发、茶麸及油茶果壳综合利用等领域,推动油茶产业链的延伸和多元化发展,提高油茶产业的附加值和竞争力。
02
重点板块
精炼茶油、油茶日化产品、油茶加工剩余物利用和油茶副产品开发。
03
空间布局
三江县、融水县、鹿寨县、融安县等4个全国油茶生产重点县。
林下经济
柳州市以“一县一特色”为抓手,形成了“林+旅游”“林+家禽”“油茶+N”“林+药材”等特色产业。柳州市纳入自治区培育林下种养产业集群的重点区域,其中融水县获评为国家级林下经济示范基地和广西林下经济示范县,发展出“深绿”灵芝、草珊瑚保健茶、“大坡飞鸡”等知名品牌。
01
发展方向
林下中药材、林菌加工、林源生物医药产品等。
02
重点板块
草珊瑚等林下中药材,灵芝等食用菌,油茶套种黄花倒水莲等,金毛狗脊仿野生项目;本地鸡等林下养殖;竹笋采集加工。
03
空间布局
林下种植主要在融水县、鹿寨县;油茶套种主要在三江县;金毛狗脊仿野生种植主要在融水县;林下养殖主要在融安县、柳城县;林下产品采集加工重点在柳南区、鹿寨县。
二
农产品加工业
2024年,柳州市农产品加工业累计完成产值322.35亿元,同比增长3.6%,增加值率为52.04%;其中农副食品加工业(制糖产业)累计完成产值100.7亿元,同比增长47.38%;酒、饮料和精致茶制造业累计完成产值7.65亿元;食品制造业累计完成产值70.4亿元,其中螺蛳粉产业累计完成产值49.15亿元。柳州市农产品加工业规上企业141家,拥有广西凤糖、得华食品、沪桂食品、安琪酵母等行业龙头企业,有兴柳、螺霸王、川香坊、桂味联、金嗓子、金园食品、仙池茶业等重点企业,拥有自治区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2家、自治区级智能工厂3家、数字化车间3家。
螺蛳粉产业
2024年,柳州市螺蛳粉全产业链销售收入为759.6亿元,同比增长13.4%。其中,袋装螺蛳粉销售收入169亿元,实体店营业额396.9亿元,配套及衍生产业销售收入193.7亿元。原材料生产示范基地达到20个,原材料基地规模达到68万亩,已认定柳州螺蛳粉相关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41家。2024年,柳州市鱼峰区获评国家级消费品工业“三品”战略示范城市(食品制造业领域),是广西3个获评地区之一。柳州螺蛳粉已成功入选广西传统优势食品产区和地方特色食品产业培育重点名单,并作为首推申报国家级传统优势食品产区和地方特色食品产业培育重点名单。
糖产业
柳州市是广西蔗糖的主产区之一,主要分布在柳城、柳江、鹿寨、融水等9个县区,糖料蔗种植面积近107万亩,建设有46.4万亩“双高”(高糖高产)糖料蔗基地,拥有甘蔗种植、加工、销售、科研相配套的完整蔗糖产业链,甘蔗生产综合机械率已突破70%。糖产业集群以甘蔗制糖为主,主要生产白砂糖、赤砂糖、红糖、冰糖等产品,形成了糖、酵母、纸、肥、酒及甘蔗多元高值化多条产业链,是全球最大的酵母抽提物生产基地。研发出国内唯一批量应用的大型高效甘蔗收获机,实现了对国外先进产品的有效替代,有力地推动蔗糖产业高质量发展。2024年,柳州市蔗糖产业集群获评广西先进制造业集群称号。
饮料、酒和精制茶产业
柳州市具有茶油消费传统习惯,是广西乃至全国的油茶重点产区,因此将(油)茶精深加工以及饮料、酒和精制茶产业作为发展重点。三江县是广西(油)茶种植面积最大的县,享有“中国油茶之乡”称号。2024年,三江县有(油)茶加工企业497家,龙头企业25家,规上企业8家,实现工业产值约20亿元。
01
发展方向
糖产业:深化糖产品加工,提升初加工阶段附加值,开发高附加值糖制品。
农产品精深加工:优化食品制造、农副食品加工及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结构,挖掘农产品价值,打造柳州特色风味。
饮料及矿泉水:利用优质水源,发展高品质饮料及矿泉水,满足健康饮品市场需求。
精制茶制造:推动三江茶叶精深加工,提升品质与品牌影响力。
烟草制品:依托广西中烟,持续创新,提升“甲天下”等品牌竞争力。
02
重点板块
特色食品加工、螺蛳粉产业、油茶精深加工产业。
03
空间布局
特色食品加工产业重点布局在鱼峰区工业园、河西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柳江经济技术开发区、融安县工业集中区、融水县工业区、三江县工业区。
三
生物医药产业
生物医药产业是柳州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近年来,依托丰富的中药材资源、成熟的工业体系,柳州市形成了以中药民族药为核心,医疗器械、化学药、保健食品和化妆品协同发展的生物医药大健康产业体系,2024年规上生物医药企业13家,规上生物医药工业产值29.59亿元,拥有金嗓子、花红药业等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以及两面针等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培育出20多个独家生产品种,医药流通企业总营收超过广西的三分之一。
▶天然药库优势。柳州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森林覆盖率62.24%,温度适宜,四季常绿,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孕育出钩藤、草珊瑚、青蒿、穿心莲和罗汉果等800余种中药材,建成中药材种植基地70余个,中药材种植总面积超12万亩,年产中药材近5万吨,是我国中药材优势主产区之一。
▶医疗资源优势。柳州是一座优质医疗资源密集布局的城市,是广西唯一的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国家级示范城市,拥有医疗机构超2600个,医院90家(临床试验资格医院9家);每万人全科医生数排名全区第一,每千人常住人口执业(助理)医师和注册护士数排名全区第二;市属公立医院博士人数近300人,高层次人才数达1000人,数量位居全区前列。广西科技大学医学部拥有6个教学单位,在校生约6000多人。
▶创新平台优势。柳州拥有“专精特新”医药制造企业11家,生物医药领域综合性检验检测研究机构1家,重点实验室3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9家。
01
空间布局
柳州规划建设多个专业化生物医药产业园,形成“一核多区”发展格局,为投资者提供多元化选择。
▶鱼峰区生物医药产业园。柳州市生物医药产业核心区,聚焦中医药、民族药、生物技术研发及生产,已入驻金嗓子、柳州医药等龙头企业。
▶柳江区大健康产业园。依托花红药业、天天乐药业品牌优势,发展中成药提取、现代医药物流及“互联网+医药”新业态。
▶柳城县高端医药产业园。聚焦有机食品与高端医药,利用本地糖业及中草药资源,打造深加工全产业链。
02
发展方向
▶重点招商方向
现代中药领域:中成药、中药配方颗粒、中药饮片等生产研发企业。
化学药领域:化学药品制剂、化学药品原料药、医药中间体等生产研发企业。
生物技术领域:基因工程、细胞治疗、生物制药等生产研发企业。
器械器具领域:医疗器械(诊断试剂、智能医疗设备)、康辅器具、健康体育运动器械等生产研发企业。
医药物流领域:智慧仓储、冷链运输、跨境电商平台等企业。
其他领域:特殊食品(保健食品)、化妆品、药用包材等生产研发企业。
▶合作模式
支持社会资本独立投资或与本地企业共建项目。
联合高校、科研机构共建实验室或成果转化基地。
依托龙头企业开展中药材种植、原料供应、委托生产等合作。
来 源丨广西青年企业家协会
编 辑丨曾奕歆
校 准丨韦丽伊
审 核丨余 洋
发布于:北京市同创优配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